【资料图】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8日讯(通讯员 张雁)清明芽,谷雨茶。眼下,各地春茶进入加工旺季。4月17日,在常宁塔山瑶族乡狮园村塘园种养合作社的茶叶加工厂里,制茶设备全速运转,工人们正在赶制当天采摘的茶青。
到制茶企业开展志愿服务。张雁 摄
“新投运的电气化的生产流水线让春茶的产量和质量提高不少,今年产值较去年翻番,可达120万元左右。”伴着轰轰的机器声和阵阵茶香,合作社负责人雷水红对前来走访用电情况的属地洋泉供电所工作人员说起近段时间的加工情况。
狮园村坐落在天堂山国家森林公园脚下,是塔山瑶乡的产茶重点村,在龙头茶企的引领下,3年前,村民雷水红成立了塘园种养合作社。
塔山电力服务站工作人员帮茶企检查用电设备。陈明 摄
起初,雷水红采用的是传统的烧煤、烧柴制茶。但是采摘加工春茶需要抢季节赶市场,传统加工方式不但成本高、劳动强度大,而且温度、火候都难以控制,加工出来的茶叶品质参差不齐,合作社效益一直不理想。
“机器能准确控制温度,茶的质量就有保障了,老雷,你考虑下。”年初,洋泉供电所主任刘雪峰在入乡走访中知晓雷水红的“心事”后,建议他引入全电制茶生产线。
今年2月底,雷水红购置了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等一套电能制茶设备。为赶在“产茶季”到来前投入使用,服务队迅速为其将供电线路由35平方毫米裸导线更换成70平方毫米绝缘导线,更换了容量更大的计量装置。
“以前一天最多加工100斤茶叶,现在通过全电化生产线制茶,操作简单,火候容易控制,不仅效率高,加工出来的茶叶色泽鲜、品相好,售价高,一天能加工200斤。”从“柴炒茶”到如今的“电制茶”,雷水红感触颇深。
塔山瑶族乡目前有大小茶叶加工厂24家,均已完成“柴改电”。每年3至5月春茶生产期是瑶乡的用电高峰期,茶叶从采摘到加工、烘干、装袋,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每到制茶季,国网衡阳供电公司都会组织人员到瑶乡对10千伏洋塔线进行特巡,以保障制茶期间用电可靠。同时,该公司还主动走访茶企和茶农,协助茶企检查调试设备,助力茶企增效、增收。